新闻资讯
您当前的位置是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通知公告 >

怎能以创业比赛替代创业教育
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6-06-15 阅读:

  以创业比赛代替创业教育是误区。创业比赛往往耽于短期效应,创业教育则需要久久为功,更应该在打基础上着力,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战环境,而非以比赛代替创业教育。

  日前,在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,有专家注意到许多高校“创业学院多,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内容少”的问题,并表示“现在看来,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首先都集中在比赛上,各种各样、五花八门的大赛”,关注度排第二的是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”,包括课程设置、组织调整等。而最为关键的创业基础必修课,各所学校的介入反而“特别少”,连相关问题的讨论也很少。(《中国青年报》6月7日)

  当下,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生动的实践,青年大学生也是当下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。很多高校尝试以勤工助学、开设交叉课程等,着力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。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创业学院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。在风起云涌的创业浪潮中,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备受关注,大学生创业俨然成为高校中最吸引听众的亮点。

  大学生创业教育如火如荼,直接的表现是各类创业比赛纷至沓来,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县级等赛事众多,各类创业孵化园、创业孵化器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然而,不能回避的事实是,赛事的成效并不让人满意。为创业学生配备的指导教师,扮演的更多是教练角色,更看重学生创业比赛的成绩,而非创业者的实际运营能力,误以创业比赛的能力指代创业能力。据报道,在某些学校,非但学生对创业活动的参与度不高,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不高;部分学校对创业基础课介入特别少,创业基础课很难找到合格的师资;有的创业学院因为人手稀少,搞创新创业竞赛为主,舍本逐末。尤为甚者,有学生的创业项目得了很多奖,很多投资公司愿意投钱给他们创业,但学生并不愿意创业,满足于“拿个奖就算了”。

  事实上,创业比赛与创业教育截然不同,以创业比赛代替创业教育是误区。创业比赛往往耽于短期效应,创业教育则需要久久为功,更应该在打基础上着力,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战环境,而非以比赛代替创业教育。还应看到,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、发展慢,创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,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。目前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,且大多点到为止,局限于政策宣传、理论灌输、技巧训练等,创业教育基础薄弱。

  反观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,大多把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基本建立了涵盖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专直到本科、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。譬如,日本从小学就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,英国从中学开始开设商业课程,法国从初中就开始增强创业教育,美国从1998年就开始向中学生普及金融、投资等方面的“超前教育”,中学阶段就有职场实习的教学内容。实践证明,创业比赛只是一种形式,创业教育才是关键所在。成功的创业教育,从来不是“创建企业的教育”,也不是局限于创业比赛的比拼,更不必纠结于创业学生的多寡,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。

 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,通过教育启民智、强民心、开风气,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评价局面,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真正的素质教育,才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新格局。


版权所有: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   ICP备案号:陕ICP备2021008386号-1  
地址: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滨河西路5号 邮编:712100
党政办公室电话/传真:029-87034016
招生就业处电话:029-87071899